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天津师大津沽思政教育)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作为一所独立学院,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继承母体学校优良育人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生特点,构建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体系。总体而言,学院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并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学院通过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拓展实践育人平台、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等多维度举措,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其工作呈现出理论教学扎实、实践环节丰富、与专业教育结合紧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特点,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修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育人成效。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其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与灵魂,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深度融入学院的整体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形成了一个多维联动、协同育人的有机整体。这项工作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法治意识和道德修养为目标,旨在为学生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指引其人生航向。


一、 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基础

学院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将其摆在学院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统筹规划。学院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了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贯彻。

在体制机制上,学院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全校上下共同参与”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确保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学院制定了系列规章制度,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细化并融入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师资考核、评优评先等各个环节,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工作机制。
例如,在师资评聘中突出师德师风的首要标准,在课程设置中严格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分与学时要求,在学生综合测评中强化思想品德和实践表现的权重。这套完善的顶层设计与制度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依据,使其能够有条不紊、深入持久地进行。


二、 主渠道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津沽学院对此投入了大量资源,持续推动其改革创新。

在课程体系上,学院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全面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核心课程,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理论完整性和系统性。
于此同时呢,学院还积极开设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和校本特色的选修课程,如相关理论专题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等,丰富了学生的选择,拓展了理论的广度和深度。

在教学改革方面,学院大力推动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们积极探索采用案例教学、专题研讨、情景模拟、课堂辩论等互动式、研讨式教学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于此同时呢,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在线课程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破了课堂的时空限制,提升了教学效果。

在考核方式上,改变了过去单一依靠期末试卷的评价模式,更加注重过程性考核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察。将课堂参与、调研报告、实践活动表现、读书笔记等纳入成绩评定体系,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三、 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支撑

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关键。津沽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院严把政治关和业务关,致力于打造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学院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 定期组织集体备课会和教学观摩活动,分享优秀教学经验,研讨教学重点难点。
  • 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术会议,赴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进修,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开阔学术视野。
  • 建立“传帮带”机制,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 设立专项研究基金,鼓励教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以科研反哺教学,提升教学的理论深度和说服力。

辅导员队伍是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学院配备了足额的辅导员,并通过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其工作水平。学院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技能竞赛和素质拓展活动,提升辅导员的理论素养、管理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况的处置能力。要求辅导员深入课堂、深入宿舍、深入学生活动,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将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做到学生心坎里。


四、 实践育人体系: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平台

理论离不开实践,津沽学院深谙此道,着力构建了丰富多彩的实践育人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锤炼品格。

学院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开展社会调查、支教助学、社区服务、企业实习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并建立了多个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长期化、项目化的实践平台。学生们通过走进社会大课堂,亲身体验国家的发展成就,感知社会的民生百态,从而深化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校园文化活动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学院支持各类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围绕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传统节日等,精心组织开展主题鲜明、格调高雅的系列活动,如:

  • “青春心向党”主题演讲比赛、党史知识竞赛等,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国学讲座、书画展览、戏曲进校园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志愿服务、爱心公益活动,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和公民意识。
  • 科技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这些活动寓教于乐,润物无声,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此外,学院还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通过运营官方微信公众号、校园网、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生产和传播优质网络文化产品,开展网络主题教育活动,主动发声亮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掌握了网络舆论的主导权,为学生学习理论、交流思想、展示风采提供了现代化平台。


五、 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

津沽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独角戏”,而是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协同效应。

学院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度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元素。要求所有专业课教师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巧妙融入理想信念、科学精神、职业伦理、工匠精神等教育内容,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例如,文学类课程可强调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精神,理工类课程可突出求真务实和创新精神,艺术类课程可蕴含审美情趣和家国情怀。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如盐在水,无处不在,与学生专业成长紧密结合,更易入脑入心。

学院还注重与学生家庭的联系沟通,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手册、新媒体平台等途径,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情况,交流育人理念,争取家庭对学院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构建了家校联动的育人共同体。

同时,学院积极引入社会资源,邀请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优秀校友、企业家等走进校园,举办报告会、座谈会,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人故事激励学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其系统的顶层设计、扎实的课堂教学、专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实践载体和高效的协同机制,构筑了一个立体化的育人网络。它既坚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底线,又体现了独立学院的应用型特色,注重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这项工作有效地引导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情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面向未来,学院仍需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持续探索创新,进一步增强工作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以更好地履行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神圣使命。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6003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369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