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创始人是谁,前身是什么(陕师院前身及创始人)

关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创始人与前身的综合评述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作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突出学前教育特色的省属本科院校,其历史脉络的梳理对于理解学校的办学传统与精神内核至关重要。关于其创始人,严格来说,并非指向某一位具体的个人,而应理解为一个在特定历史时期肩负起创办使命的集体或机构核心领导层。这所学校的诞生与发展,深深植根于新中国建设初期对基础教育师资,特别是幼儿教育师资的迫切需求这一宏大背景之中。其前身的认定,需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初成立的陕西省教师进修学校。这所学校是当时陕西省为适应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提高在职教师业务水平和政治觉悟而设立的重要师资培训基地。
因此,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创始人”是那个时代的教育开拓者们,是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填补西北地区师范教育空白的一代教育工作者集体;而其清晰的“前身”则是陕西省教师进修学校,这一起点奠定了学校此后数十年间以师资培训为核心使命的根基。从教师进修学校到幼儿师范学校,再到升格为本科层次的学前师范学院,这一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学校自身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更折射出中国师范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对学前教育日益重视的时代变迁。理解其创始人与前身,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这所院校“立足陕西、服务基层、崇尚师德、培育师才”的初心与使命。


一、 时代召唤与奠基:陕西省教师进修学校时期(1963-1978)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最早源头,普遍被认为是创建于1963年的陕西省教师进修学校。这一时期,是学校艰苦创业、奠定基业的奠基阶段。要理解这一起点,必须将其置于当时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

20世纪60年代初期,新中国在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阶段,各项事业逐步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受到了高度重视。当时中国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面临着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的普遍问题。特别是在广大的基层和农村地区,合格教师尤为匮乏。为了迅速改变这一状况,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成为当时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各省、市纷纷成立教师进修学校或教育学院,旨在通过短期脱产或不脱产的方式,对中小学及幼儿园在职教师进行政治、业务和文化知识的再教育,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此时代背景下,陕西省教师进修学校应运而生。它的成立,是陕西省响应国家号召、解决本省师资短缺与质量提升问题的关键举措。学校创立之初,其主要任务明确而艰巨:

  • 培训在职教师:面向全省,特别是基层中小学和幼儿园,招收在职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 提高政治素养:将政治思想教育置于首位,培养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 提升业务能力:重点加强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的教学法培训,改进教学方法。
  • 传播先进经验: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这一时期,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艰苦,师资力量也处于积累阶段。但正是这批早期的教育工作者,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和使命感,克服困难,为陕西省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可以被视为学校的“创始团队”,他们的奋斗精神构成了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陕西省教师进修学校的创办和运行为学校后续的发展积累了初步的办学经验,建立了一支基本的师资和管理队伍,为未来的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阶段,学校虽然尚未明确以“学前”为特色,但其承担的师资培训使命,特别是可能包含的幼教师资培训内容,为其日后转向幼儿师范教育埋下了伏笔。


二、 转型与定型:陕西教育学院与西安幼儿师范学校的沿革(1978-2003)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教育事业迎来了春天,进入了快速恢复和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师范教育的体系化、规范化建设被提上重要日程。在这一大背景下,学校的形态和使命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并行且后期关联紧密的机构发展上。

一方面,原有的陕西省教师进修学校为适应更高层次的师资培训需求,开始升格和转型。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与发展,它逐步演进为陕西教育学院。陕西教育学院的主要功能得到了拓展和深化,从最初侧重于在职教师的文化补习和业务进修,扩展到承担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校长培训、教育干部培训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等多重任务。它成为陕西省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办学层次和影响力显著提升。这一时期,教育学院在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管理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后来组建本科院校积累了更为成熟的经验。

另一方面,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社会对早期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深化,社会对高素质幼儿教师的需求日益迫切。为满足这一专项需求,陕西省在西安地区成立了专门的西安幼儿师范学校(或类似名称的幼师培训机构)。这所学校专注于培养中等学历层次的幼儿园教师,其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学前教育的特点,突出艺术素养(如音乐、美术、舞蹈)和幼儿教育理论与技能的培养。西安幼儿师范学校的成立,标志着陕西省在学前教育专门人才培养方面迈出了专业化、制度化的重要一步。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成为趋势。
于此同时呢,国家对教师教育体系进行了战略性调整,鼓励师范教育结构从三级(中师、师专、师院)向二级(师专、师院)过渡,提升教师培养的整体学历层次。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整合教育资源,突出办学特色,适应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对高层次学前教育人才的迫切需求,将陕西教育学院与西安幼儿师范学校等相关教育资源进行合并重组的构想逐渐成熟。这一合并过程,并非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功能的整合与升华,旨在打造一所以教师教育为根本、以学前教育为品牌的新型高等师范院校。


三、 融合与升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成立与发展(2003年至今)

经过前期的充分酝酿和准备,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整合原陕西教育学院与西安幼儿师范学校等办学资源的基础上,一所全新的本科院校——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实现了从中等师范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向普通本科教育的跨越。

学院的成立,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具有深远的意义:

  • 办学层次的跃升:从以成人继续教育和中等师范教育为主,提升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开启了学历教育的新篇章。
  • 办学定位的明晰:校名直接冠以“学前师范”,旗帜鲜明地确立了以学前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和核心特色,这在陕西省属本科院校中是独一无二的。
  • 资源整合的效应:成功融合了陕西教育学院在教师职后培训、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深厚积淀,以及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在学前教师培养方面的专业优势,形成了“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办学格局。

自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学科专业体系方面,学院坚持以教育学为主体,特别是学前教育学为核心,大力发展心理学、艺术学、文学、理学、管理学等支撑学科,构建了服务于0-6岁儿童教育与发展全链条的专业集群。不仅设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传统师范专业,还拓展了特殊教育、艺术教育、早期教育等方向,并积极发展非师范类专业,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科研教学能力。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任教师队伍逐步形成,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根本保障。

基础设施与办学条件方面,学院持续加大投入,改善校区环境,建设了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艺术楼以及配套的体育设施。特别是建设了模拟幼儿园、幼儿行为观察室、感觉统合训练室等一批高水平的学前教育专业实验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持。

人才培养模式上,学院积极探索“U-G-K”(大学-政府-幼儿园)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师德养成、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毕业生以“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师德素养高”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同时,学校继续承担着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园)长的省级培训任务,发挥了教师教育领域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形成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纵观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从1963年陕西省教师进修学校的初创,到改革开放后陕西教育学院与西安幼儿师范学校的并行发展,再到2012年合并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这是一部不断适应国家与地方教育需求、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的奋斗史。其“创始人”是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投身师范教育事业的集体,其“前身”是深深烙有时代印记的陕西省教师进修学校。这条清晰的演进脉络,不仅记录了学校名称与规模的变迁,更深刻反映了我国师范教育体系从补偿性培训到体系化构建,再到高质量、特色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如今的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正秉承着历史的积淀,坚守师范教育初心,突出学前教育特色,朝着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西部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幼儿师范学院的目标稳步迈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9778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47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