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鄂南职业技术学校(鄂南职业技术学校)

鄂南职业技术学校(鄂南职业技术学校)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湖北省咸宁市。学校立足鄂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明德、强能、笃行、创新”为校训,构建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健康服务为主的专业体系,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强化社会服务能力,逐步发展成为区域职业教育的重要标杆。

学校占地面积1200余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1.2万余人,开设38个高职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2%,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支。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本地就业占比超过60%,为区域产业升级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

横向对比同类院校,鄂南职业技术学校在专业布局上更聚焦区域支柱产业,如现代农业技术、智能装备制造等专业群与咸宁市“农业强市、工业兴市”战略高度契合;纵向来看,其近三年实训设备投入年均增长15%,高于全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然而,在科研成果转化和社会培训规模方面,较省内头部高职院校仍存在一定差距。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7年创办的咸宁职业大学,2003年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作为鄂南地区唯一公办高职院校,学校定位为“服务区域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重点对接咸宁市“五大千亿产业”布局,形成“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的专业集群。

年份 重大事件 办学成果
2003年 升格为高职院校 首批开设12个高职专业
2015年 获批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立项建设3个省级重点专业
2021年 启动“双高计划”建设 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试点单位

相较于同省其他高职院校,鄂南职业技术学校在服务地方产业的时间跨度上更具延续性,但其“双高计划”建设启动时间晚于武汉、襄阳等地的龙头院校,需加速追赶。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康养护理”三大领域优化专业结构,其中园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护理等专业成为品牌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岗课赛证”融通模式,推行“1+X”证书制度,学生累计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超5000人次。

专业群 核心专业 合作企业 证书获取率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 园艺技术、畜牧兽医 湖北凯瑞百谷、崇阳麻花集团 82%
智能制造专业群 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 三环汽车、合兴股份 78%
健康服务专业群 护理、康复治疗技术 咸宁中心医院、悦养老机构 65%

对比发现,现代农业类专业因产业链深度合作,证书获取率显著高于健康服务类;而智能制造类专业与头部企业联动紧密,但证书覆盖广度有待提升。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企业实践、国内外培训等方式强化教师能力。现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建有校内大师工作室5个。教学资源方面,开发校本教材127部,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5门。

类别 数量 覆盖率 对标全省水平
双师型教师 432人 72% 高于全省均值(65%)
校企共建课程 89门 35% 低于头部院校(50%)
实践教学场所 68个 100%专业覆盖 持平省内先进水平

数据显示,学校在双师队伍建设上优势明显,但校企共建课程比例偏低,反映产教融合深度不足,需加强企业资源的课程转化。


四、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学校构建“学业+技能+创业”三位一体培养体系,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247项,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成功率达18%。社会服务方面,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1万人次,技术服务到款额突破3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覆盖20余个乡镇。

指标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毕业生本地就业率 58% 61% 63%
横向课题到账经费 850万 1200万 1500万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3200人 4500人 5200人

三项指标持续增长,表明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逐步增强,但横向课题规模仍小于武汉高职院校平均水平,需进一步拓展产学研合作深度。


鄂南职业技术学校通过精准定位、深化产教融合,在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需在科研创新、课程数字化升级、国际合作等方面突破瓶颈,向高水平高职院校迈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2391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763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