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绵阳经济与管理学院(绵阳经管学院)

绵阳经济与管理学院(绵阳经管学院)

绵阳经济与管理学院作为中国科技城绵阳市的重要高等教育机构,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使命。学院依托绵阳雄厚的军工科研资源和活跃的民营经济生态,构建了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经过二十余年建设,已形成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产教融合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校定位。学院现有在校生规模突破1.2万人,开设28个本科专业,其中省级一流专业占比达35%,形成了以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专业集群。

绵	阳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肇始于1995年成立的绵阳财经专科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当前定位为"立足绵阳、辐射西南、服务国家科技城建设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形成"新工科+新商科"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战略转型
1995-2003专科教育阶段财经类特色培育
2003-2018本科建设期经管学科群构建
2018至今硕士点突破产教融合深化

二、学科专业体系

现设有经济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等9大院系,构建"数字经济+智能管理"特色专业矩阵。重点专业包括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智能制造工程、跨境电商等前沿领域。

学科类别省级一流专业校企共建专业
经济学金融工程商业数据分析
管理学会计学智能物流管理
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三、师资队伍结构

现有专任教师68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2%,博士学历教师达38%。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聘请126名企业高管担任产业教授。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
正高级职称18627.3%
副高级职称21531.6%
博士学历25837.9%
企业兼职教师12618.5%

四、科研创新平台

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近五年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87项,到账经费年均增长23%。形成"军民融合创新""西部数字经济"两大研究高地。

五、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3+1"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与长虹、九洲等32家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留川就业比例达78%。

六、国际化进程

开展中德"双元制"试点项目,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建立学分互认体系。留学生规模年均增长15%,覆盖"一带一路"沿线12个国家。

七、社会服务成效

年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超2万人次,承接政府决策咨询项目45项。组建科技服务团为中小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00余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逾2亿元。

八、发展挑战与机遇

面临应用型高校同质化竞争加剧、高端人才引进压力等问题。但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新机遇,学院正筹建"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规划未来五年实现硕士学位点数量翻番。

绵阳经济与管理学院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学科交叉创新,已发展成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典范。在数字经济浪潮下,其"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展现出强劲发展动能,为西部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样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