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沧州幼师学院(沧州幼儿师范学院)

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沧州幼师学院”)是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沧州市。学校前身为1925年建校的“直隶第八师范学校”,历经百年积淀,现已形成以学前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幼儿师资培养基地,学校始终秉承“明德、博学、尚美、笃行”的校训,注重师范教育传统与现代职业教育融合,为区域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学校现占地516亩,建筑面积18.3万平方米,设有学前教育、早期教育、英语教育等15个专业,其中省级骨干专业3个。截至2023年,在校生规模达7800余人,教职工总数426人,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比38.5%。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改革,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超95%,在河北省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沧州幼师学院的发展脉络可追溯至民国时期师范教育体系。1925年创建的“直隶第八师范学校”是学校历史起点,后历经“河北沧县师范学校”“沧州师范专科学校”等阶段,2019年正式更名为现名。当前,学校锚定“建设高水平幼儿师范院校”目标,构建了“一体两翼三协同”发展框架:以师范教育为主体,以艺术教育和早期教育为两翼,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协同创新。

发展阶段校名变迁关键转折
1925-1949直隶第八师范学校奠定师范教育基础
1950-1999河北沧县师范学校中等师范教育转型
2000-2018沧州师范专科学校专科层次办学探索
2019至今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聚焦学前教育特色

学科建设与专业布局

学校构建了“金字塔型”专业体系,形成以学前教育为核心、关联专业为支撑的集群化布局。重点建设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特殊教育三大主干专业,同步发展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艺术类学科。通过实施“专业+证书”双轨培养模式,将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育婴师等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省级认证情况校企合作企业
师范教育类学前教育、早期教育2个省级骨干专业北京红黄蓝教育机构
艺术教育类音乐教育、舞蹈教育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沧州市歌舞剧院
语言教育类英语教育、中文-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工程,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教师资格证+行业资格证书”双资质。现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河北省教学名师4人,组建了“学前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团队”等3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教学资源方面,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8门,校内实训基地获评“河北省幼儿教师培养创新高地”。

指标类型沧州幼师学院河北同类院校均值全国幼专排名
生师比18.3:121.7:1第12位
双师型教师占比67.2%58.4%第9位
省级以上教改课题14项9项-

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校构建“三维四阶”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返岗提升”递进式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2023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92.4%,其中83%进入公立幼儿园系统。典型就业单位包括北京市六一幼儿园、天津市南开区幼教集团等优质教育机构。

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学校设立“雏鹰计划”孵化基金,近三年支持学生创业项目47个,其中“童画世界”儿童美术馆项目获河北省“互联网+”大赛银奖。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从2019年的1.2%提升至2023年的3.8%,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

学校深度参与沧州市基础教育提质工程,承担“国培计划”幼师培训项目,年均培训幼儿园教师2000人次。依托“运河幼教联盟”,与京津冀126所幼儿园建立协同教研机制。文化传承方面,组建“燕赵非遗”研究团队,将沧州武术、剪纸等传统文化融入美育课程,开发《冀韵美育》校本教材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面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形势,沧州幼师学院正着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等新型教学空间。未来三年计划投入8000万元用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升级,持续巩固区域幼儿师范教育领航者地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27564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79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