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南充师范学校现校址在哪(南充师范学校校址)

南充师范学校作为川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师范教育机构,其校址变迁与区域教育发展紧密相关。现校址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西门巷108号,隶属于西华师范大学(原南充师范学院)校本部校区。该校区占地约120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融合了师范教育传统与现代大学功能,形成了“一校多区”协同发展的格局。当前校址不仅承载着本科与研究生教育,还保留了部分中师办学遗迹,成为连接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纽带。

南	充师范学校现校址在哪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时间阶段 具体地址 行政归属 校区性质
1938-1950 南充县文庙(现南充市顺庆区) 川北行署区 临时校舍
1950-1958 南充市西门内正学街 南充专区 独立校区
1958-2003 南充市涪江路133号 县级南充市 中专校区
2003-至今 顺庆区西门巷108号 地级南充市 高校校区

二、校园面积与建筑布局

发展阶段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标志性建筑
中师时期(1958-2003) 8.6公顷 2.4万平方米 红楼教学楼、礼堂
专科过渡期(2003-2010) 扩展至32公顷 新增1.8万平方米 实训中心、图书馆
本科融合期(2010-今) 共享校本部1200亩 整体纳入45万㎡体系 田家炳教育书院、智慧教室

三、教学设施对比分析

设施类型 中师时期配置 专科院校配置 当前共享资源
实验室 基础理化生实验室3间 专业实验室8间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
信息化设备 投影仪覆盖率30% 多媒体教室比例60% 智慧教室100%覆盖
实训基地 市内中小学实习点 签约教育实践基地12个 省级教师发展实训基地

四、历史沿革与校址变迁

学校前身为1938年迁址南充的国立东北大学师范部,历经七次重大搬迁。1958年定址涪江路133号开启中等师范教育阶段,2003年并入西华师范大学后主体迁至西门巷校本部。现存红楼建筑群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留有民国时期礼堂、上世纪五十年代教学楼等历史遗存,形成“新旧交融”的校园景观特征。

五、交通网络与区位优势

  • 公共交通:校区半径500米内设12个公交站点,覆盖13条线路,毗邻南充火车站(2.5公里)与城北客运中心(1.8公里)
  • 城市区位:处于顺庆区核心教育带,周边分布南充高中、孔迩街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形成K12+高等教育联动发展轴
  • 地理限制:老校区受明清城墙遗址保护限制,向东扩展空间受限,主要向地下空间开发(已建2层地下停车场)

六、师资结构演变对比

发展阶段 教职工总数 高级职称占比 硕士以上学位比
中师时期(1990年代) 87人 12% 3%
专科阶段(2005年) 156人 28% 17%
本科融合期(2023年) 共享校本部1897人 52% 89%

七、学生规模与培养层次

当前在校学生规模达12000人,其中师范生占比65%,形成“本硕一体、职普融通”的培养体系。对比中师时期年均招生300人的规模,现有办学容量扩张40倍。保留五年制高职师范专业3个,同时增设人工智能教育、教育大数据等新兴本科专业,实现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育服务的转型升级。

八、文化传承与功能拓展

  • 文化保护:完整保留民国时期礼堂、红楼教学楼,设立校史陈列馆(年接待参观2万人次)
  • 社会服务:依托校区开展国培计划项目,年培训在职教师3000人次,开发在线教育资源库(含课程280门)
  • 社区融合:开放体育场馆供市民使用(每周12小时),与周边学校共建教育联盟,辐射带动8所薄弱学校提升

历经八十五年校址变迁,南充师范学校实现了从战火流亡到现代化高等学府的跨越式发展。当前校址既承载着师范教育文脉传承的历史使命,又承担着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责任。在1200亩现代化校园中,传统师范底蕴与智慧教育创新相互激荡,形成独特的“师范教育生态圈”,为川东北地区基础教育改革持续输送人才与智力支持。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4554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890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