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荆州理工校训及历史)

综合评述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的校训“厚德、励学、笃行、创新”,是该校精神传统、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的集中体现与高度凝练。这八个字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深深植根于学校百年办学的历史实践,回应着不同时代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并在传承与发展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厚德”位列校训之首,彰显了学校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调品德修养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这与我国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一脉相承。“励学”是对师生治学态度的要求,激励着师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勤奋探索、追求真知,体现了职业教育对扎实理论基础和娴熟技能的并重。“笃行”则强调知行合
一、重视实践,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尤其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四词八字,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育人体系,不仅指引着历代师生的言行,也塑造了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独特的文化气质与精神风貌,是其历经沧桑而生生不息、面向未来而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宝贵财富。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校训的深厚意蕴与历史传承


一、 校训的文本解析与核心内涵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的校训“厚德、励学、笃行、创新”,虽然仅有八个字,但其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每一个词语都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学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坐标。


1.厚德:立身之本,育人之基

“厚德”一词,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指大地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效法大地,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在校训中,“厚德”被置于首位,充分体现了学校将德育摆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这不仅是对我国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更是对现代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定落实。

对于荆州理工职业学院而言,“厚德”具有多重含义:

  • 个人品德修养: 要求学生具备诚实守信、正直善良、宽容仁爱、遵纪守法等基本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职业道德素养: 作为一所职业院校,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工匠精神,使其未来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精益求精。
  • 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心怀家国,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培养其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怀与担当。

“厚德”是根基,它确保了培养出来的人才首先是一个有德行、有操守的人,这是成为有用之才的前提。


2.励学:成才之路,探索之途

“励学”即勉励勤学,源自古人“励精图治”、“笃志好学”的精神。韩愈在《进学解》中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励学”正是对这种勤奋向学精神的倡导。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能力是个人和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的“励学”内涵包括:

  • 勤奋刻苦的态度: 倡导师生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地钻研学问和技能,反对浮躁与懈怠。
  • 追求真知的精神: 鼓励师生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不仅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更要深入探究技术原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 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技术飞速迭代的今天,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不断变化。
  • 理论与实践并重: 职业院校的“学”,既包括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的学习,也包括操作技能和实战技术的磨练,强调学以致用。

“励学”是途径,它为学生提供攀登知识高峰、掌握过硬本领的阶梯。


3.笃行:实践之要,能力之显

“笃行”意为切实履行、专心实行,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笃行”是学习过程的最终环节,也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关键。《荀子·修身篇》亦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突出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对于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笃行”是其办学特色的核心体现:

  • 强调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知识、提升技能,实现从“知道”到“会做”的转变。
  • 注重知行合一: 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解决真实情境下的问题,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
  • 培养务实作风: 倡导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态度,反对眼高手低、纸上谈兵。
  • 服务区域经济: 学校的“行”也体现在积极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开展技术服务和技能培训,直接服务于荆州市及湖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

“笃行”是桥梁,它将内在的知识修养外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职业教育价值的最终实现。


4.创新:发展之魂,时代之唤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背景下,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将“创新”纳入校训,体现了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紧跟时代步伐、面向未来培养人才的远见卓识。

该校训中的“创新”内涵丰富:

  • 创新意识的培养: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不墨守成规,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
  • 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创新课程、技能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锻炼学生进行工艺改进、技术革新和产品研发的能力。
  • 创新文化的营造: 在校园中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激发师生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能。
  • 服务产业升级: 职业院校的创新更侧重于技术应用层面的创新,旨在培养能够适应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创新”是引擎,它为个人和学校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这四个方面,“厚德”是根本,“励学”是基础,“笃行”是关键,“创新”是导向,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指明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二、 校训的历史溯源与演进历程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校训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与学校百年来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是其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也是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办学思想与时俱进的反映。


1.肇始之初的实业教育精神(1983年建校初期)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1983年创建的沙市市职业大学。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建设急需大量应用型人才。学校应运而生,其最初的办学定位就是为地方培养实用技术人才。这一时期,虽然可能没有明确提出系统化的校训,但“实用”、“实干”、“技能”等理念已经深深融入办学实践。教师们强调动手能力,学生们以掌握一技之长为目标。这种注重实践、服务地方的精神内核,为后来“笃行”这一校训元素的形成埋下了深刻的种子。早期的办学经历,塑造了学校务实重行的基因。


2.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与提炼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从职业大学到更名为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学校在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界普遍开始重视校训对于凝聚人心、彰显特色的重要作用。学校领导、师生以及文化研究者开始回顾和总结学校的办学传统与精神特质。他们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如“厚德载物”的儒家思想、“励精图治”的奋斗精神、“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同时也深刻把握时代脉搏,认识到“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经过广泛的讨论、酝酿和提炼,将能够代表学校过去、现在与未来追求的“厚德、励学、笃行、创新”八个字确立为正式校训。这一提炼过程,是对学校历史精神的升华,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宣誓。


3.新时代背景下的内涵深化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强调职业教育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要培养大批怀匠心、铸匠魂、守匠情、践匠行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的校训被赋予了更为深刻和具体的时代内涵。

  • “厚德”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得更加紧密,强调课程思政、文化育人,培养工匠精神中所蕴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 “励学”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拓展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终身学习,鼓励学生掌握适应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业态的新知识、新技术。
  • “笃行”体现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通过共建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让学生在最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实践。
  • “创新”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校积极鼓励师生参与技术创新、工艺改良和创新创业大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校训的演进历程,清晰地映射出我国职业教育从注重技能传授到强调德技并修、再到追求创新引领的转型升级之路。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的校训,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与感召力。


三、 校训的践行载体与育人实效

校训的生命力在于践行。荆州理工职业学院通过多种载体和途径,将校训精神融入办学治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其从墙上的文字内化为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1.融入教育教学环节

  • 课程体系设置: 在专业课程中强化实践教学比重,体现“笃行”;开设创新创业类必修课或选修课,激发“创新”意识;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元素,落实“厚德”;严格学业要求,营造“励学”氛围。
  • 教学模式改革: 推广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践行知行合一的“笃行”理念。鼓励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励学”与“创新”的能力。
  • 考核评价方式: 改变单一试卷考核模式,增加技能操作、项目报告、作品评定等多元评价方式,突出对实践能力(笃行)和创新思维(创新)的考核。


2.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 环境熏陶: 在校园的主要场所如教学楼、图书馆、实训中心等醒目位置展示校训,利用校史馆、宣传栏、校园网、新媒体平台等讲述校训故事,使其无处不在、深入人心。
  • 活动承载: 组织开展以校训为主题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学风建设月等活动。大力支持专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这些活动本身就是对“励学、笃行、创新”的生动诠释,同时在活动中强调团队合作、诚实守信,体现“厚德”。
  • 榜样引领: 评选表彰在品德、学习、实践、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师生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诠释校训精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融入管理服务实践

  • 师德师风建设: 要求教师以身作则,成为“厚德”的楷模、“励学”的表率,在教学中注重“笃行”与“创新”的引导,将校训要求贯穿于教书育人各环节。
  • 学生管理服务: 在学生管理中,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既通过规章制度规范行为,促其“厚德”;又通过学业指导、生涯规划、心理辅导等服务,助其“励学”成才。为学生参与实践、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和支持。

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践行载体,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的校训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变成了可感知、可参与、可受益的日常实践。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师生,塑造着严谨的学风、务实的教风和向上的校风,最终体现在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上,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教育品牌和社会声誉。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的校训“厚德、励学、笃行、创新”,是其历经数十年风雨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学校 identity 的核心标识。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形成于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实践,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焕发新的生机。这八字校训,不仅是对师生行为的规范指引,更是学校办学理念与教育理想的庄严宣告。在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广阔舞台上,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将继续高擎这一精神旗帜,引导一代代学子修德储能、精技创新,为个人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为社会发展进步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校训所蕴含的力量,必将持续推动学校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7655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76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