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江县第一职业中专学校是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职业教育的核心机构,自1987年建校以来,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技术人才”为宗旨,形成了以智能制造、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为特色的专业体系。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200余人,教职工28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与京东、格力等知名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达70%,在川内同类职业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中江县农业技术中学,2005年更名为现名并升格为省级重点中专。
时间节点 | 重大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87-2004 | 农业技术中学阶段 | 培养基层农技人员超3000人 |
2005-2015 | 省级重点中专建设 | 新增数控技术、电子商务等8个专业 |
2016-至今 | 国家示范校创建 | 投入1.2亿元建设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3+3+N”专业集群,重点建设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数字商贸三大专业群。
专业类别 | 核心专业 | 课程模块 | 职业证书 |
---|---|---|---|
智能制造 | 数控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 | 机械制图、PLC编程、3D打印 | 数控车工(中级) |
现代农业 | 畜牧兽医、农产品电商 | 畜禽繁殖、网络营销、冷链物流 | 动物疫病防治员 |
数字商贸 | 会计事务、直播电商 | 财务软件、短视频制作、社群运营 | 电子商务师(四级) |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通过“校企双聘”机制打造结构化教师团队,形成“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教学模式。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代表企业 |
---|---|---|---|
专任教师 | 190 | 68% | - |
企业兼职教师 | 65 | 23% | 京东、海尔 |
技能大师 | 25 | 9% | 德阳工匠工作室 |
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构建“厂中校+校中厂”双向赋能模式,实现教学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
合作模式 | 参与企业 | 实训岗位 | 年接收学生数 |
---|---|---|---|
订单培养 | 格力电器 | 空调组装、质检 | 120 |
工学交替 | 京东物流 | 仓储管理、智能分拣 | 80 |
现代学徒制 | 中江柚果合作社 | 果树修剪、电商运营 | 50 |
五、学生发展与升学就业
建立“分层培养+多元发展”机制,满足不同学生成长需求。
发展路径 | 2023年数据 | 典型单位 |
---|---|---|
对口升学 | 294人(本科上线率18%) | 四川农业大学 |
直接就业 | 3100人(本地就业65%) | 中科曙光 |
创业扶持 | 42个项目(涉农35%) | 拼多多乡村振兴项目 |
六、实训基地与教学设施
累计投入2.3亿元建设虚实结合的实训体系,设备总数达1.2万台套。
实训类型 | 面积 | 设备价值 | 合作企业 |
---|---|---|---|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 8000㎡ | 4500万元 | 大族激光 |
现代农业实训园 | 3000㎡ | 800万元 | 中江县农业农村局 |
数字商贸实训室 | 1500㎡ | 600万元 | 抖音电商学院 |
七、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技术帮扶覆盖全县83个行政村。
服务项目 | 2023年数据 | 受益群体 |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 28期/1400人 | 返乡创业者 |
企业新型学徒制 | 15期/750人 | 中小企业员工 |
职业技能鉴定 | 4200人次 | 社会求职者 |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面对产业升级和职教改革双重压力,需突破三大瓶颈:
- 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待完善:县域电商人才需求增长40%,但直播电商专业招生仅完成计划60%
- 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工业机器人实训台套数较省内标杆校少35%
- 师资结构矛盾凸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师生比达1:25,远超国家标准
未来发展方向:深化“专业群+产业学院”改革,建设县域乡村振兴产教联合体,打造川北地区智能制造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