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城市技师学院校规体系以全面性、规范性与人性化为特征,构建了覆盖学习、生活、行为规范等多维度的管理框架。其核心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制度设计注重职业素养与技能培养的深度融合,通过课堂纪律、实训操作规范等条款强化技术人才特质;二是采用量化管理与弹性空间结合的模式,如考勤制度中设置请假阈值、宿舍评分系统等,既保证基础秩序又保留调整余地;三是建立阶梯式奖惩机制,从警告到开除的处分层级与奖学金评选标准形成双向约束激励体系。校规在实施中强调德育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行为规范,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共管模式引入企业评价标准,使校园管理与职场要求接轨。整体来看,该校规既符合技工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又通过动态调整适应职业教育改革需求,但在执行细则的透明度与学生参与度方面仍存在优化空间。
一、考勤管理制度
学院实行三级考勤体系,包含课堂出勤、实训签到及活动参与记录。每日晨课前10分钟关闭教室通道,迟到需出示辅导员签批的电子假条。病假需提交医院证明,事假每学期累计不得超过8次。
考勤类型 | 处理流程 | 关联处罚 |
---|---|---|
迟到(10分钟内) | 扣德育分0.5分 | 累计3次计旷课1节 |
旷课 | 通报家长并录入档案 | 取消当学期评优资格 |
连续缺勤超5天 | 启动退学预警程序 | 影响学业完成认证 |
二、宿舍管理制度
宿舍采用五维评分制,涵盖卫生(40%)、安全(30%)、纪律(20%)、设备维护(5%)、文化建设(5%)。每周发布红黑榜,月均评分低于60分者需参加内务强化班。
违规行为 | 处罚措施 | 整改要求 |
---|---|---|
私拉电线 | 没收电器+书面检讨 | 参加消防演练考核 |
夜不归宿 | 通报批评+家长约谈 | 提交行为改进报告 |
饲养宠物 | 责令72小时内处理 | 学习宿舍管理条例 |
三、仪容仪表规范
执行双标准着装要求:教学区需穿着校服(周一至周四),实训区配备专业工装(如酒店专业西装套装、机械专业防静电服)。
场所 | 着装要求 | 违规处理 |
---|---|---|
升旗仪式 | 全套校服+团徽 | 大会检讨 |
食堂就餐 | 禁止穿拖鞋/睡衣 | 义务劳动1小时 |
企业实习 | 企业定制工装 | 退回重新分配岗位 |
四、手机使用管理规定
实施场景化管控策略:教学时段手机须统一存放智能保管柜,午休及课后开放使用。
区域 | 管理规则 | 违规后果 |
---|---|---|
教学区 | 全天禁用娱乐APP | 暂存手机1个月 |
宿舍区 | 22:30后静音模式 | 取消年度评优 |
实训车间 | 禁止携带手机入内 | 扣除实训成绩10% |
五、奖惩机制建设
构建积分银行系统,基础分100分,违纪扣分与善行加分同步记录。
事项 | 分值变动 | 对应权益 |
---|---|---|
省级技能竞赛获奖 | +20分/项 | 优先推荐就业 |
见义勇为行为 | +15分 | 颁发校长嘉奖令 |
考试作弊 | -30分 | 取消升学资格 |
六、教学活动规范
推行五阶课堂管理:课前准备(5分钟预习)、设备检查(工具完好率100%)、分组实训(4-6人/组)、成果验收(二维码签到)、课后复盘(填写实训日志)。
教学环节 | 质量标准 | 违规追责 |
---|---|---|
设备操作 | 持证上岗率100% | 承担维修费用30% |
小组作业 | 抄袭判定标准≤15%相似度 | 全体组员零分处理 |
顶岗实习 | 周报合格率≥90% | 延长实习期限1个月 |
七、校园安全防控
实行三级安防体系:基础防护(门禁系统)、动态巡查(保安每90分钟巡逻)、应急响应(一键报警装置)。
安全隐患 | 处置流程 | 责任认定 |
---|---|---|
实验室危化品泄漏 | 启动红色预警并疏散 | 操作人承担70%责任 |
夜间宿舍火灾 | 楼层长组织初期扑救 | 管理者连带问责 |
网络诈骗案件 | 保卫处联合派出所调查 | 涉事学生书面检讨 |
八、社团活动管理
采用分类备案制度:学术类社团需提交活动方案及指导教师协议,文体类社团实行活动预告审批制。
社团类型 | 管理重点 | 违规处罚 |
---|---|---|
创新创业类 | 商业计划书审核 | 暂停经费支持 |
公益服务类 | 服务对象背景审查 | 撤销登记资格 |
文化艺术类 | 演出内容预审 | 取消场地使用权 |
四川城市技师学院校规体系通过量化指标与职业导向的双重设计,有效衔接了职业教育特性与学生发展需求。其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企业评价标准前置化,如实训着装规范、设备操作认证等;二是构建可修复的信用机制,通过积分银行实现过错转化;三是建立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企业导师、家长委员会参与规章修订。但部分条款存在裁量标准模糊问题,如"重大违纪"界定需进一步细化。未来可探索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实现考勤、报修、申诉等流程的透明化运作,同时增加学生议事会等参与渠道,提升制度的认同感与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