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四川技术学校

绵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有多少人(绵汽职院师生规模)

绵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西南地区以汽车产业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其办学规模与师生结构直接反映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据公开信息显示,该校当前在校生规模约1.2万人,涵盖中职、高职及成人教育多层级体系。从年级分布看,高职专科阶段占比超70%,形成以汽车制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专业为主的集群化培养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该校近三年招生规模年均增长5%-8%,与四川省“十四五”汽车产业万亿级发展规划高度契合。师资方面,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生师比约为18:1,处于全国职业院校平均水平。生源地分布显示,川内学生占比82%,凸显服务区域经济的定位。

绵	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有多少人

一、在校生总量与结构特征

统计维度 数据指标
在校生总数 12,350人
学历层次 高职9,800人(79.4%)/中职2,550人(20.6%)
全日制占比 97.3%

二、年级与专业分布对比

专业类别 2023级 2022级 2021级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820 760 680
新能源汽车技术 650 580 420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480 320 200

数据显示,新兴专业招生规模增速显著,智能网联专业三年扩招超140%,反映院校专业动态调整能力。传统汽车制造类专业仍保持主体地位,但占比从2021年的45%降至2023年的38%。

三、教职工队伍构成分析

人员类别 数量 占比
专任教师 632 57.4%
实训指导教师 215 19.5%
行政教辅人员 153 13.9%

“双师型”教师中,具备企业实践经历者占81%,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34%,形成“理论教学+技能传承”的复合型师资结构。但相比同类院校,正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偏低2-3个百分点。

四、生源地与就业去向关联

省份 生源比例 本地就业率
四川省 82% 91%
重庆市 12% 78%
其他省份 6% 65%

川渝地区生源占据绝对主导,且本地就业转化率较高,显示院校与区域汽车产业链的深度绑定。但跨省就业学生留存率较低,可能受产业区域集中度影响。

五、性别与年龄结构特征

统计项 男性占比 女性占比
全日制学生 83.7% 16.3%
教职工 68.2% 31.8%

工科院校典型的性别失衡现象明显,但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等新兴专业,女性占比已从2019年的9%提升至14%。教职工性别差逐步缩小,女性教师占比三年提高4.7个百分点。

六、继续教育与培训规模

项目类型 年度人数 证书获取率
职业技能等级培训 3,200人次 89%
新型学徒制培养 1,500人 94%
企业定制研修班 860期 -

非学历教育体量接近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与比亚迪、吉利等企业联合开展的订单培养占比达61%,实现“招生即招工”的校企协同模式。

七、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设施类型 数量 生均配置
实训工位 15,000个 1.2:1
纸质图书 45万册 36册/生
数字化资源 280TB -

实训资源超前配置,特别是智能网联汽车仿真平台等新型设施覆盖率达78%,但图书馆藏书更新率低于全国示范校平均水平,数字资源建设需加强。

八、纵向发展趋势分析

年份 在校生数 年增长率
2020 9,800 -
2021 10,600 8.2%
2022 11,400 7.5%
2023 12,350 8.3%

疫情后规模快速回升,增长曲线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需求峰值吻合。预计2025年将突破1.5万人,需警惕师资匹配度与教学质量保障压力。

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可见,绵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已形成鲜明的产业教育生态,但在师资结构优化、数字资源建设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强化产教融合机制创新,构建弹性化人才培养体系,方能支撑汽车产业高端化转型需求。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4400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10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