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宣化校训及历史)

综合评述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作为一所植根于燕赵大地、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校训不仅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更是引领师生砥砺前行的精神坐标。该校的校训“厚德励能”言简意赅,底蕴深厚,精准地概括了职业教育的核心要义与价值追求。“厚德”二字,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强调道德修养的培育是立人之本、成才之基,要求师生以崇高的道德情操为立身社会、服务国家的根本。“励能”则直指职业教育的精髓,即激励和培养学生精湛的专业技能、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卓越的实践能力,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校训的确立,并非一蹴而就,它深深植根于学校自近代创办以来百余年的发展脉络之中,是对学校前身——宣化师范学堂等不同历史时期办学精神的继承、凝练与升华。它见证了学校从师范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转型,回应了不同时代对国家栋梁之才的召唤,最终定格为这所学院独特的精神标识,持续不断地为学院的改革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指引着一代代学子修身立德、精技强能,走向成功。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校训的深度解读与历史溯源


一、 校训的文本阐释:厚德励能的内涵解析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的校训“厚德励能”,虽仅四字,却蕴含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精准地把握了高等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使命,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1.“厚德”之基:立身树人的根本

“厚德”一词,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厚”意为使……丰厚、醇厚,“德”指品德、道德、操守。“厚德”语出《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指大地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效法大地,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深刻揭示了道德修养对于个人乃至社会的基础性作用。

在宣化科技职业学院的语境下,“厚德”被赋予了新时代的具体要求:

  • 理想信念的塑造: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胸怀报国之志,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 职业道德的培育: 作为职业院校,特别强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负责任的社会公民。
  • 个人品格的锤炼: 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使其具备仁爱、宽容、坚韧、自律等优良品质,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人。

因此,“厚德”是学院教育的灵魂和基石,它确保了所培养的人才首先是一个有道德、有情怀、有担当的人,这是“励能”的方向保障和价值归宿。


2.“励能”之要:成才报国的关键

“励”意为激励、磨砺、奋发,“能”指能力、才能、技能。“励能”即鼓励、鞭策师生不断磨砺技艺、提升能力、追求卓越。这直接呼应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励能”在宣化科技职业学院的具体实践中体现为:

  • 精湛技能的掌握: 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掌握立足社会的“硬本领”。
  • 创新思维的激发: 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技术应用和工艺改进上有所突破,培养其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的创新能力。
  • 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具备持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的能力,以应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挑战。
  • 综合素养的提升: 不仅关注专业技能,也注重沟通协作、组织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等通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励能”是学院教育的核心和抓手,它使学生获得安身立命、服务社会的真才实学,是“厚德”的实践载体和实力展现。


3.“厚德”与“励能”的辩证统一

“厚德”与“励能”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厚德”是“励能”的价值引领,确保能力用在正途,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而“励能”则是“厚德”的现实依托,空有德行而无才能,难以切实贡献于社会。一所优秀的职业院校,必然追求“德才兼备”,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以“厚德励能”为校训,正是这一教育理想的鲜明表达。它要求师生既要修养高尚的品德,又要磨砺出色的才能,努力成为德能双馨的优秀人才。


二、 校训的历史渊源:百年学府的精神传承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厚德励能”校训的确立,深深植根于学校跨越百年的办学历史之中,是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实践和精神积淀的结晶。追溯校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条精神主线的发展脉络。


1.近代肇始:师范教育的德育传统(1902年-20世纪中叶)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的办学源头可追溯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创建的宣化师范学堂。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求变图强的时代背景下,近代新式教育兴起,师范教育被视为“教育母机”,肩负着培养新式教师、开启民智、救亡图存的重任。当时的师范教育极其重视学生的品德陶冶和爱国情操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基本要求。学堂的章程、训规中,充满了对学子“敦品励行”、“忠君爱国”(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期望。这种对师德、品行的严格要求,为后来校训中“厚德”思想的形成播下了最初的种子。早期的教育者们深知,教师的人格魅力与道德水准直接影响下一代,因此,“德”被置于优先位置。


2.岁月变迁:专业教育的技能追求(20世纪中叶-21世纪初)

随着新中国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学校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也经历了多次调整与融合,曾先后更名为宣化师范学院、河北宣化师范学校等,并逐步发展了幼儿教育、农业技术、文艺等多个专业领域。这一时期,国家大力发展各项事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学校的教育重点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越来越强调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还是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力,亦或是文艺专业的表演技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成为重要的教学原则。这种对实用技能、专业能力的重视和锤炼,为校训中“励能”理念的凸显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3.世纪跨越:高职教育的融合升华(2001年至今)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大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地位日益凸显。2001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原宣化师范学校、张北师范学校、宣化区职教中心、宣化机械工业学校等多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宣化科技职业学院。这次合并不仅是资源的整合,更是办学理念的融合与提升。学院正式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标志着其办学定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核心任务转变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这一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需要一面能够凝聚共识、指引未来的精神旗帜。它既要继承过往师范教育重视“德”的优良传统,又要彰显新时代职业教育强化“能”的鲜明特色。经过广泛的讨论和深思熟虑,“厚德励能”这四个字被最终确定为学院的校训。它完美地概括了学院的历史传承与时代使命:

  • 继承性: “厚德”延续了师范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
  • 时代性: “励能”紧扣了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特征。
  • 导向性: 为培养“德技并修”的现代职业人指明了方向。

因此,校训的正式确立,是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在百年办学积淀基础上,对自身精神内核的一次高度凝练和自觉塑造,是其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三、 校训的践行与影响:融入血脉的文化基因

校训的生命力在于践行。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将“厚德励能”的校训精神全面融入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使其成为学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引领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


1.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 课程思政: 在所有专业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道德规范、职业精神和家国情怀,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 实践教学: 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习、技能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真正将“励能”落到实处。
  • 考核评价: 改革学生评价机制,不仅关注学业成绩和技能水平,也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职业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纳入综合评价体系。


2.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 环境熏陶: 在校园景观、楼宇命名、宣传栏、教室宿舍等场所,醒目地展示校训,使其随处可见、深入人心,营造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
  • 活动载体: 组织开展以“厚德”为主题的道德讲堂、志愿服务、榜样评选等活动,以及以“励能”为主题的技能大赛、科技节、创新工坊等活动,让校训精神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生动体现。
  • 制度保障: 将校训精神体现在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之中,使之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和行为导向。


3.融入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要求教师不仅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教师自身要践行“厚德励能”,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和精湛的业务水平为学生树立榜样。学院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措施,打造一支德能兼备的教师队伍,这是校训得以有效传承的关键。


4.产生的深远影响

“厚德励能”的校训精神,经过多年的倡导与践行,已经内化为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对学生而言: 校训为他们指明了成长成才的方向。毕业生以品德好、技能强、适应快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 对学院而言: 校训凝聚了人心,塑造了品牌,提升了学院的软实力和社会声誉,推动了学院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
  • 对社会而言: 学院输出的数以万计“德能双馨”的毕业生,如同播撒到社会各领域的种子,传播着正能量,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的校训“厚德励能”,是其百年办学历史的智慧结晶,是面向未来发展的行动指南。它深刻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精准定位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这四个字,不仅镌刻在校园的显著位置,更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宣科人的心中,持续激励着师生员工修身笃行、精技立业,共同书写学院更加辉煌的篇章。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厚德励能”这面精神旗帜,必将引领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5054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7413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