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安市第一技工学校作为川西地区重要的职业技能教育机构,自1985年建校以来,始终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核心,构建了涵盖机械加工、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领域的职业教育体系。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拥有省级重点专业4个,实训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形成“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办学特色。近年来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与京东方、吉利汽车等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在川西地区技能人才培养领域具有显著示范效应。
一、学校基础概况
雅安市第一技工学校前身为雅安工业技校,2002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技工学校。现有在校学生4200余人,教职工287人,开设18个专业方向。学校秉承“厚德强技”校训,构建“公共基础+专业模块+岗位实训”三级课程体系,形成中职与高职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办学格局。
指标项 | 数值 |
---|---|
创办时间 | 1985年 |
占地面积 | 120亩(含实训基地) |
校舍面积 | 8.6万平方米 |
实训设备值 | 3280万元 |
藏书量 | 12万册 |
二、专业建设体系
学校构建“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电子信息”三大专业集群,其中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汽车维修、电子商务四个专业获评省级重点专业。通过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近三年新增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应用等6个新兴专业,淘汰3个传统专业方向。
年度 | 招生专业数 | 新增专业 | 停招专业 |
---|---|---|---|
2020 | 16 | 智能制造 | 文秘 |
2021 | 18 | 新能源汽车 | 建筑装饰 |
2022 | 20 | 工业互联网 | 纺织技术 |
三、师资队伍结构
通过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学校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2%,“一体化”教师比例突破65%。建立企业技术骨干与学校教师双向流动机制,近五年累计引进企业工程师37名,选派89名教师赴德国、新加坡参加职业教育研修。
类别 | 人数 | 占比 |
---|---|---|
正高级职称 | 28 | 9.8% |
副高级职称 | 97 | 33.8% |
中级职称 | 122 | 42.5% |
初级职称 | 40 | 13.9% |
企业兼职教师 | 65 | 22.6% |
四、教学设施配置
学校建成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现代物流等8大实训中心,其中工业机器人实训室配备ABB、发那科等品牌设备42台套,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建有整车检测线及电池诊断系统。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800万元建成数字校园平台,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12套。
五、校企合作模式
创新“四共四通”合作机制(共育人才、共用资源、共管过程、共担责任;培养通道、师资通道、资源通道、文化通道),与京东方共建“光电技术学院”,与吉利集团开展“成蝶计划”订单培养。近三年企业投入设备价值超1500万元,联合开发课程标准24项。
六、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三阶递进”培养模式:第1-2学期基础技能训练,第3-4学期专项技能提升,第5-6学期顶岗实习。毕业生双证获取率92%,中级工证书通过率87%。2022年省职业技能大赛获奖17项,其中数控铣项目获一等奖。
七、就业服务体系
构建“三维就业网络”:本地企业吸纳65%、成渝地区输送28%、东部沿海推荐7%。建立就业跟踪机制,毕业生平均起薪4500元/月,专业对口率81%。与雅化集团、中恒天汽车等企业建立“就业-提升-回炉”闭环培养体系。
八、社会服务能力
年均开展社会培训8000人次,承接“雨露计划”等政府项目12项。组建“技能扶贫团”赴甘孜、凉山开展技术帮扶,开发彝汉双语培训教材5套。疫情期间为47家企业提供线上技术服务,解决生产难题89项。
经过三十余年发展,雅安市第一技工学校已形成“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办学生态,其“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精准定位、“教学工厂”式的实训模式、“终身服务”的职教理念,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面向“十四五”规划,学校正加速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育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