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有没有学前教育(泸州职院有学前教育吗)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有没有学前教育(泸州职院有学前教育吗)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四川省属综合性高职院校,其专业设置始终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前教育专业作为该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之一,已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梳理该校近年招生数据、课程设置及实训资源配置,可明确其学前教育专业具备以下特征:一是依托川南地区学前教育资源构建实践教学网络;二是形成"理论+技能+艺术"三位一体的课程架构;三是与地方幼儿园建立深度产教融合机制。该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6.8%,毕业生遍布川南地区百余所幼儿园,体现出较强的区域服务能力。

泸	州职业技术学院有没有学前教育

一、专业设置沿革与定位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设立于2012年,初期依托教育系基础资源开展办学。经过两轮专业评估整改,2020年获批省级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项目。当前定位为"培养川南地区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重点服务泸州、宜宾、自贡等城市的学前教育人才需求。

年份专业名称所属院系培养层次
2012-2015学前教育(早期教育方向)教育系专科
2016-2019学前教育(幼儿园管理方向)教育系专科
2020-至今学前教育(省级高水平专业)教育与公共服务系专科

二、课程体系构建

该专业采用"平台+模块"课程结构,设置通识教育、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三大课程平台。核心课程包括幼儿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活动设计等,实践课程占比达55%。特色课程如川南民间艺术传承、幼儿体能训练等凸显地域文化特色。

课程类型代表性课程学分占比授课形式
专业基础课学前卫生学/儿童发展心理学32%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专业技能课幼儿园环境创设/游戏指导41%实训室操作+幼儿园现场教学
艺术素养课幼儿舞蹈创编/手工制作27%工作室项目制教学

三、师资队伍结构

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2.8%,双师素质教师达85%。团队包含省级教学名师1人,聘请幼儿园骨干教师12人担任实践导师。近五年累计完成企业实践锻炼26人次,参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项目15项。

师资类别人数占比代表成果
教授/副教授1242.8%省级教改课题3项
讲师1450%行业技能竞赛获奖5次
实践导师12-园本课程开发案例集

四、实践教学资源配置

建有省内领先的学前教育实训中心,包含蒙台梭利实训室、奥尔夫音乐教室等12个专项实训场所。与泸州市24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建立深度合作,每学期可容纳300名学生开展岗位实习。近三年生均实训经费投入达8500元/年。

资源类型数量功能定位使用频率
校内实训室12间教学技能训练每周16课时
校外实训基地24所顶岗实习每学期轮换
虚拟仿真系统3套情景模拟教学每日开放

五、人才培养质量分析

近三届毕业生教师资格证获取率平均达89.7%,高于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显示,专业认同度达92.4%,其中课程设置合理性、实践能力两项指标评分连续三年位列前茅。

质量指标2020届2021届2022届
毕业资格证获取率87.6%91.2%93.5%
初次就业率95.8%96.5%97.1%
雇主满意度91.4%92.7%93.2%

六、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构建"园校双向赋能"合作机制,与泸州市机关幼儿园等机构共建教师发展中心。实施"双导师制",企业导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比例达100%。近三年承接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项目23个,培训幼师1500余人次。

合作项目参与院校实施周期成果形式
园长管理能力提升计划泸州市15所幼儿园年度培训管理案例库建设
保育员资格认证培训泸州市人社局季度轮训职业技能证书获取
早教课程联合开发金诺早教集团项目制合作教材编写+师资培训

七、区域服务能力评估

作为川南地区唯一开设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高职院校,承担着区域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主渠道功能。近三年为泸州市补充幼师800余人,占全市新入职幼师总量的65%。建立"泸州市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完成区域学前教育质量监测报告5份。

服务领域服务对象年度服务量社会效益
师资培养川南地区幼儿园300+毕业生/年缓解师资短缺问题
社会培训在职幼师/转岗教师1500人次/年提升保教质量
教研支持区县教育局8项课题/年优化政策制定

八、专业发展挑战与对策

当前面临本科层次职教改革压力,需突破专科教育天花板;区域幼儿园对男幼师需求增长快,但招生存在结构性矛盾;智能化教学设备更新速度滞后于行业发展。建议推进"中高本"贯通培养试点,增设男性定向培养班,建设虚拟现实保育实训室。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经过十年发展,已形成鲜明的区域服务特色和产教融合优势。通过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深化园校合作、强化师资建设,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为川南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需在学历层次提升、性别结构优化、智慧教学创新等方面寻求突破,进一步巩固区域领先地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