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泸州职业学院老校区(泸州职院老区)

泸州职业学院老校区(泸州职院老区)

泸州职业学院老校区作为学校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深厚的教育积淀与城市记忆。该校区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泸州机械工业学校,2002年更名为现名并开启高职教育篇章。校区占地12.8公顷,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位于泸州市江阳区中心地带,毗邻长江与忠山公园,形成"依山傍水"的独特格局。经过七十年发展,老校区形成了"双核三轴"的空间布局,教学区与实训区通过中央景观轴串联,保留苏式建筑风格的教学楼与现代化实训楼形成鲜明对比。现有在校学生4200余人,开设机械加工、电子信息、商贸管理等12个骨干专业,其中数控技术专业实训设备价值超3000万元,是川南地区精密加工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泸	州职业学院老校区

一、历史沿革与发展阶段

时间阶段重大事件发展特征
1956-1998中专教育时期以机械制造专业为核心,服务三线建设
1999-2010高职转型期新增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类专业集群
2011-至今产教融合深化建成省级智能制造实训基地

二、地理区位优势分析

评估维度老校区新校区区域均值
公共交通覆盖7条公交线路3条专线5条
商业配套半径1公里内8个商圈3个社区商业6个
产业关联度对接32家机械企业对接15家高新企业20家

三、建筑空间布局特征

校区采用"前校后厂"经典布局,教学区由1号楼(1958年建)至5号楼组成半围合院落,保留清水砖墙与坡屋顶元素。实训中心占据东南角,配备5轴联动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运动区设置在西北侧,标准田径场与室内体育馆通过连廊相接。现存最大问题在于建筑密度达45%,绿化率仅18%,停车位缺口达300个。

四、教学资源配置现状

资源类型数量生均占比省内排名
实训室42间1:10前20%
纸质图书18万册43册/生中等水平
数字资源12TB28GB/生前30%

五、学生生活服务系统

宿舍区由3栋6层建筑组成,提供4/6/8人间三种规格,空调覆盖率92%。餐饮服务中心日均供餐量达1.2万份,引进"智慧食堂"系统后剩菜率下降40%。校园超市营业面积320㎡,较同类院校平均值低15%。现存主要矛盾集中在洗浴高峰时段供水不足,以及快递取件点距离宿舍区超过500米。

六、师资队伍结构解析

指标项老校区全省高职均值
师生比1:181:22
双师型教师68%54%
高级职称占比37%31%

七、校园文化传承创新

延续"工匠精神"培养传统,打造"技能大师工作室"非遗传承项目。每年举办"长江工匠节",涵盖数控大赛、机器人擂台等12项赛事。现存校史馆收藏教学设备文物230件,其中1958年产C620车床仍可正常运转。但文化空间碎片化问题突出,缺乏系统性文化展示长廊。

八、可持续发展路径

  • 空间优化:启动"拆围透绿"工程,计划拆除2栋老旧建筑改建立体停车场
  • 功能升级:将1号教学楼改造为"智能制造体验中心",增设AR/VR实训室
  • 产教融合:与泸州国家高新区共建"厂中校",实现设备共享与人才共育
  • 文化再造:建设"三线建设"主题文化公园,串联7处历史保护建筑

历经七十载发展的泸州职业学院老校区,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其"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办学特色已形成显著优势,但在基础设施更新、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仍需突破。通过空间重构、功能再造和文化传承的三维升级,这个承载着工业记忆的教育载体,正在向"城市文化地标+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复合型校园转型,为西南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独特样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