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江堰市职业技术学校是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与川西旅游枢纽的区位优势,形成了以旅游服务、水利工程技术、现代农业等为核心的特色专业体系。学校始建于1983年,2012年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验收,现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院校。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拥有酒店管理实训中心、水利工程模拟实验室等37个专业实训场所,与都江堰景区管理局、中国水利水电集团等42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本地产业人才供给占比超过70%,成为川西地区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典范。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灌县农业技术中学,2008年汶川地震后由上海援建全面重建,2015年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现有在校学生3200余人,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园林技术等12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4个。秉持"融于都江堰,服务于产业"的办学理念,构建了"水利工程+文旅服务"双轮驱动的专业集群,形成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体系。
年份 | 重大事件 | 办学层次 | 在校生规模 |
---|---|---|---|
1983-2000 | 灌县农技校阶段,开设种植养殖类专业 | 初级中专 | 800-1200人 |
2001-2012 | 升格普通中专,新增旅游服务专业 | 普通中专 | 1500-2000人 |
2013-至今 | 国家示范校建设,启动3+2分段培养 | 中高职衔接 | 2800-3500人 |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平台+专业群+方向模块"三级课程体系,开发《都江堰水利工程导论》《青城山道教文化》等12门特色校本教材。旅游服务专业群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建立课程标准对标机制,水利工程专业群参与"一带一路"水工技术国际培训项目。2022年数据显示,三大核心专业群课程覆盖率达92%,学生双证获取率98.7%。
专业群 | 核心课程 | 实训基地 | 合作企业 |
---|---|---|---|
旅游服务 | 茶艺与茶文化、景区运营实务 | 五星级酒店实训中心、智慧导游模拟舱 | 青城山旅游景区、希尔顿酒店 |
水利工程 | 水工建筑物养护、生态护岸技术 | 都江堰水利工程实训场、BIM建模中心 | 四川省水电投资集团、中铁八局 |
现代农业 | 猕猴桃栽培技术、农产品电商运营 | 现代农业科技园、直播电商实训室 | 都江堰市猕猴桃协会、京东川西物流 |
师资队伍与教学创新
通过"校企双聘"机制组建教师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8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达76%。实施"名师工作室"计划,培育省级教学名师3人。创新开展"项目式+情境化"教学改革,开发《都江堰渠系修复虚拟仿真》等数字化教学资源。2023年教学成果显示,学生技能竞赛获奖人次同比增长45%,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二等奖2项。
教师类别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成果 |
---|---|---|---|
专业带头人 | 15 | 8.1% | 主持省级课题5项 |
骨干教师 | 68 | 36.6% | 开发校本教材9部 |
企业兼职教师 | 42 | 22.6% | 承担实践课程60% |
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
学校牵头成立"都江堰文旅职业教育联盟",与17家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近三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2万人次,承接都江堰市水务局职工技能提升项目。建成川西首个"开放式共享实训基地",年接待周边学校实训超3000人次。2023年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突破500万元,成为区域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 与都江堰景区共建"双语导游培养中心",年输送实习生200余人
- 为蜀虹云谷集成电路企业定制"智能制造订单班",留用率100%
- 开发《川西传统营造技艺》非遗传承课程,培养匠人学员86名
经过四十余年发展,都江堰市职业技术学校已形成"专业根植产业、人才服务区域"的鲜明特色。未来将持续深化"水利+文旅"专业品牌建设,推进康养护理、数字文旅等新兴专业布局,着力打造西部职业教育现代化标杆学校。